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走近“上甘岭特功八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凯发ag旗舰厅网站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0-09-21 19:58
分享到 打印

人民日报记者  倪光辉

8月中旬,大漠戈壁深处机群轰鸣,空降兵某旅一场实战背景下的演练在昆仑山脚下拉开战幕。一名名伞兵、一件件作战物资、一辆辆重型装备从天而降,天空中绽放出朵朵伞花。

空降着陆后,作为兵力突击力量,该旅“上甘岭特功八连”官兵发扬上甘岭精神,不惧课目险难,克服低压缺氧、高寒大风等不利影响,驾驶空降战车,与炮兵、侦察、工化等多兵种力量密切协同配合,成功夺取目标,战旗再次高高飘扬!

鲜红的底色,橙黄的字体。战旗上,“上甘岭特功八连”7个大字遒劲有力。

这是八连官兵的又一次胜利。而在68年前,胜战基因和铁血战魂就得到检验和彰显。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了猛烈进攻。

在总面积仅为3.7平方公里的地区,敌人前后投入6万余人,动用105口径以上远程火炮300余门,坦克百余辆,飞机3000余架次,发起大小攻击900余次。43天中,发射炮弹170余万发,投炸弹万余枚,炸弹把上甘岭主峰足足削低了2米。

战役初期,战斗空前惨烈,双方围绕阵地进行反复争夺。10月17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接受反击597.9高地任务,进入主阵地1号坑道,开始了坚守坑道14昼夜的英雄壮举。

作战期间,敌军不仅动用一切手段破坏坑道,还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

面对敌人炮火的狂轰滥炸和极其恶劣的环境,八连官兵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在革命英雄主义的感召下,大家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轮流出入坑道口与敌人殊死拼搏,用血肉之躯奋战43天,坚守坑道14昼夜,那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最终飘扬在上甘岭主峰。

八连,一战成名。

八连被志愿军第三兵团授予“英勇顽强,功勋卓著”锦旗,并荣立集体特等功。从那时起,他们拥有了一个英雄的名字——“上甘岭特功八连”。

同样因为那场战争,迄今为止,上甘岭仍是世界军事领域探讨的重要地标之一。

上甘岭战役胜利68年来,那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注视着八连官兵每一次出征,见证着这个连队一路走来的成长蜕变。

1961年,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战功卓著的3个野战军中反复遴选,最终选中从朝鲜战场胜利归来的陆军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第15军。随后,八连正式编入空降兵序列。

血脉相承,薪火相传。多年来,在战旗的引领下,八连官兵继承和发扬“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连魂,在部队转型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使连队连续几十年保持了先进,成为空降兵部队基层建设的一张名片。

每一次,面向战旗宣誓,八连官兵都觉得先烈们“从未走远”。

指导员祝华峰说,这些年来,战旗制作了一面又一面。无论是参加重大演习演练还是遂行急难险重任务,连队都会带着一面战旗出征,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全连官兵每次都要出色完成任务。“这是对上甘岭精神的赓续传承。”八连所在旅政委姚恒文说,一面面战旗不仅激励着一代代八连官兵奋勇拼搏,也记录着八连战斗力迈向一个又一个高度。

雄风犹在战旗红,千锤百炼战必胜。

步入新时代,作为首批空降机步连的八连官兵,传承上甘岭精神,紧盯战斗力转型难题,在改进指挥手段、优化战斗编成、保障力量运用、专业人才培养等多项领域取得突破,先后完成国庆阅兵、国际军事比赛、国际联演联训等多项重大任务,战斗力建设始终走在空降兵部队的前列,成为联合作战中的一把尖刀利刃。

(蒋龙参与采写)

附件:

责任编辑: 张丽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