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627号
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委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参考答案。以下各题所列a、b、c、d选项中,下划黑线的即参考答案。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
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
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
2.
a.执法为民与服务大局的理念要求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社会影响恶劣的涉医犯罪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
b.甲属于起哄闹事,只有造成医院的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寻衅滋事罪
c.如甲母的死亡确系医院救治不力所致,则不能轻易将甲的行为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d.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甲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为有效维护医疗秩序,法院可同时发布禁止令,禁止甲1年内出入医疗机构
3.
a.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
b.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
c.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
d.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
4.
a.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c.“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5.
a.小偷翻墙入院行窃,被护院的藏獒围攻。主人甲认为小偷活该,任凭藏獒撕咬,小偷被咬死。甲成立不作为犯罪
b.乙杀丙,见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欲将丙送医。路人甲劝阻乙救助丙,乙遂离开,丙死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
c.甲看见儿子乙(8周岁)正掐住丙(3周岁)的脖子,因忙于炒菜,便未理会。等炒完菜,甲发现丙已窒息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d.甲见有人掉入偏僻之地的深井,找来绳子救人,将绳子的一头扔至井底后,发现井下的是仇人乙,便放弃拉绳子,乙因无人救助死亡。甲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6.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7.
a.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既遂
b.甲本欲枪杀乙,但由于未能瞄准,将乙身旁的丙杀死。无论根据什么学说,甲的行为都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事前的故意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应按犯罪既遂处理
d.甲将吴某的照片交给乙,让乙杀吴,但乙误将王某当成吴某予以杀害。乙是对象错误,按照教唆犯从属于实行犯的原理,甲也是对象错误
8.
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
b.构成故意伤害罪
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9.
a.仅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仅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罪
10.
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
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
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11.
a.可否假释,由检察机关决定
b.可否假释,由执行机关决定
c.服刑4年以上才可假释
d.不得假释
12.
a.坦白
b.立功
c.自首
d.准自首
13.
a.因乙不成立交通肇事罪,甲也不成立交通肇事罪
b.对甲应按交通肇事罪的间接正犯论处
c.根据司法实践,对甲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d.根据刑法规定,甲、乙均不成立犯罪
14.
a.采用运输方式将大量假币运到国外的,应以走私假币罪定罪量刑
b.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借贷,情节严重的,触犯强迫交易罪
c.未经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的,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d.为项目筹集资金,向亲戚宣称有高息理财产品,以委托理财方式吸收10名亲戚300万元资金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15.
a.甲的父亲乙身患绝症,痛苦不堪。甲根据乙的请求,给乙注射过量镇定剂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实的,对甲的行为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甲因口角,捅乙数刀,乙死亡。如甲不顾乙的死伤,则应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死亡与伤害结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内
c.甲谎称乙的女儿丙需要移植肾脏,让乙捐肾给丙。乙同意,但甲将乙的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丁。因乙同意捐献肾脏,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d.甲征得乙(17周岁)的同意,将乙的左肾摘出,移植给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16.
a.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17.
a.盗窃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侵占罪
18.
a.信用卡诈骗罪
b.诈骗罪
c.盗窃罪(间接正犯)
d.侵占罪
19.
a.如认为交警丙没有处分权限,则甲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b.如认为盗窃必须表现为秘密窃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c.如认为抢夺必须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则甲的行为不成立抢夺罪
d.甲虽未实施恐吓行为,但如乙心生恐惧而交出商品的,甲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20.
a.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
b.甲是教唆犯,未参与打斗,应认定为从犯
c.所有在现场斗殴者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d.对积极参加者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对其他参加者按聚众斗殴罪定罪
21.
a.甲、乙构成受贿罪共犯
b.甲、乙构成贪污罪共犯
c.甲、乙构成滥用职权罪共犯
d.乙的受贿数额是32万元
22.
a.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只要程序公正就能实现实体公正
b.刑事程序的公开与透明有助于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
c.为实现程序的约束作用,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均应予以排除
d.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繁简分流会限制程序的约束作用
23.
a.甲涉嫌盗窃,立案后发现涉案金额400余元,公安机关决定撤销案件
b.乙涉嫌抢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决定不起诉
c.丙涉嫌诈骗,法院审理后认为其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作出无罪判决
d.丁涉嫌抢劫,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认为证据不足,决定不起诉
24.
a.刑事诉讼价值观决定了刑事诉讼构造
b.混合式诉讼构造是当事人主义吸收职权主义的因素形成的
c.职权主义诉讼构造适用于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
d.当事人主义诉讼构造与控制犯罪是矛盾的
25.
a.自公诉案件立案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b.对因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有权获得补助
c.对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向作出决定的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d.对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诉
26.
a.决定监外执行时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检察院
b.钱某监外执行期间,应当对其实行社区矫正
c.如钱某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应当予以收监
d.如法院作出收监决定,钱某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27.
a.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
c.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决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
d.类似行为一般具有关联性
28.
a.证明讯问过程合法的同步录像材料
b.证明获取被告人口供过程合法,经侦查人员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说明材料
c.根据被告人供述提取到的隐蔽性极强、并能与被告人供述和其他证据相印证的物证
d.对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所作的不利被告人的证言的真实性进行佐证的书证
29.
a.经法院通知,鉴定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的,可由院长签发强制令强制其出庭
b.鉴定人有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法院可中止审理,另行聘请鉴定人重新鉴定
c.经辩护人申请而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向鉴定人发问
d.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和认定,受到意见证据规则的规制
30.
a.可由郭某的父亲担任保证人,并由其交纳1000元保证金
b.可要求郭某的父亲和母亲同时担任保证人
c.如果保证人协助郭某逃匿,应当依法追究保证人的刑事责任,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连带赔偿责任
d.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应处罚款的,由检察院决定
31.
a.基于强制措施适用的必要性原则,应当尽量减少审前羁押
b.审前羁押是临时性的状态,可根据案件进展和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予以变更
c.经羁押必要性审查认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检察院应及时释放或变更为其他非羁押强制措施
d.案件不能在法定办案期限内办结的,应当解除羁押
32.
a.李某的父母和祖父母都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b.韩某和苏某应一并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
c.吴某可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韩某赔偿手机
d.吴某在侦查阶段与韩某就民事赔偿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后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不予受理
33.
a.重新计算期限包括公检法的办案期限和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期限两种情况
b.上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在期满前已交邮的不算过期,已交邮是指在期间届满前将上诉状或其他法律文书递交邮局或投入邮筒内
c.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比如有关诉讼文书材料在公检法之间传递的时间应当从法定期间内扣除
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在羁押场所以外对患有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医治的时间,应当从法定羁押期间内扣除
34.
a.为保证侦查活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只有侦查人员可进行勘验、检查
b.侦查人员进行勘验、检查,必须持有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c.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女医师进行
d.勘验、检查应当有见证人在场,勘验、检查笔录上没有见证人签名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35.
a.检察院的不起诉属于存疑不起诉
b.检察院未经退回补充侦查即作出不起诉决定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c.检察院排除刑讯获得的口供,体现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属性
d.检察院不起诉后,又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可提起公诉
36.
a.证人因路途遥远无法出庭,采用远程作证方式在庭审过程中作证
b.首次开庭并对出庭证人的证言质证后,某合议庭成员因病无法参与审理,由另一人民陪审员担任合议庭成员继续审理并作出判决
c.某案件独任审判员在公诉人和辩护人共同参与下对部分证据进行庭外调查核实
d.第二审法院对决定不开庭审理的案件,通过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意见进行审理
37.
a.不论被告人是否羁押,自诉案件与普通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都相同
b.不论在第一审程序还是第二审程序中,在宣告判决前,当事人都可和解
c.不论当事人在第一审还是第二审审理中提出反诉的,法院都应当受理
d.在第二审程序中调解结案的,应当裁定撤销第一审裁判
38.
a.可不开庭审理
b.认为没有必要的,甲可不再到庭
c.由于乙没有上诉,其不得另行委托辩护人为其辩护
d.审理后认为原判事实不清且对丙的量刑过轻,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重审后可加重丙的刑罚
39.
a.将乙改判为死缓,并裁定核准甲死刑
b.对乙作出改判,并判决核准甲死刑
c.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裁定核准甲死刑,撤销对乙的判决,发回重审
40.
a.由于甲在押,其近亲属可自行与被害方进行和解
b.由于乙已经死亡,可由其近亲属代为和解
c.甲的辩护人和乙近亲属的诉讼代理人可参与和解协商
d.由于甲在押,和解协议中约定的赔礼道歉可由其近亲属代为履行
41.
a.应当由法院作出终止审理的裁定,再由检察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b.应当由b市中级法院的同一审判组织对是否没收违法所得继续进行审理
c.如裁定没收违法所得,而马某妻子不服的,可在5日内提出上诉
d.如裁定没收违法所得,而其他利害关系人不服的,有权上诉
42.
a.刘某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从其住处搜出的管制刀具
b.赵某贪污案赃款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
c.王某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制造爆炸装置使用的所在单位的仪器和设备
d.周某贿赂案受贿所得的古玩
43.
a.设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终决定
b.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
c.编制的增加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最终决定
d.依法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
44.
a.对王某的试用期限,由某县财政局确定
b.对王某的取消录用,应当适用辞退公务员的规定
c.王某不服取消录用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应当不予受理
d.对王某的取消录用,在性质上属于对王某的不予录用
45.
a.通知为具体行政行为
b.要求10名机动车所有人学习交通法规5日的行为为行政指导
c.通知所指的暂扣行驶证、驾驶证6个月为行政处罚
d.通知所指的强制恢复为行政强制措施
46.
a.行政法规
b.国务院的决定
c.规章
d.一般规范性文件
47.
a.执法人员应当在返回该分局后立即向该分局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b.扣押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
c.扣押时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d.扣押应当由某区公安分局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48.
a.方某申请时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或者证明文件
b.对所申请的政府信息,方某不具有申请人资格
c.乡政府不公开5号文件合法
d.方某能够提供210号文件由乡政府制作的相关线索的,可以申请法院调取证据
49.
a.复议机构应当为某区政府
b.如复议期间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有权机关作出解释,行政复议终止
c.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d.水电站对复议决定不服向法院起诉,应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50.
a.乙县法院申请不公开质证,赔偿委员会应当予以准许
b.李某对乙县法院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既未表示承认也未否认的,即视为对该项事实的承认
c.赔偿委员会根据李某的申请调取的证据,作为李某提供的证据进行质证
d.赔偿委员会应当对质证活动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二、多项选择题。
51.
a.将明知是痴呆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导致被害人怀孕的情形,认定为强奸“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b.将卡拉ok厅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大量播放其音像制品的行为,认定为侵犯著作权罪中的“发行”
c.将重度醉酒后在高速公路超速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刑法》规定了盗窃武装部队印章罪,未规定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罪。为弥补处罚漏洞,将毁灭武装部队印章的行为认定为毁灭“国家机关”印章
52.
a.观点①②与a结论对应;观点③④与b结论对应
b.观点①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④与b结论对应
c.观点②③与a结论对应;观点①④与b结论对应
d.观点①④与a结论对应;观点②③与b结论对应
53.
a.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驾车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中止
b.如认为乙的死亡结果应归责于投毒行为,则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只要发生了构成要件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
d.只要行为人真挚地防止结果发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也应认定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54.
a.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
b.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
c.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
d.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55.
a.甲1998年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2010年,甲因参加恐怖组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甲构成累犯
b.乙因倒卖文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罚金5000元;因假冒专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罚金5000元。对乙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年6个月,罚金1万元。此时,即使乙符合缓刑的其他条件,也不可对乙适用缓刑
c.丙因无钱在网吧玩游戏而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同时禁止丙在12个月内进入网吧。若在考验期限内,丙仍常进网吧,情节严重,则应对丙撤销缓刑
d.丁系特殊领域专家,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丁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1年后,因国家科研需要,经最高法院核准,可假释丁
56.
a.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甲所犯三罪均在追诉期限内
b.对甲所犯的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与盗窃罪应分别定罪量刑后,实行数罪并罚
c.甲如实供述了公安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成立自首,故对盗窃罪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审判时已满18周岁,虽可适用死刑,但鉴于其有自首表现,不应判处死刑
57.
a.甲持有大量毒害性物质,乙持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甲用部分毒害性物质与乙交换了部分放射性物质。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
b.吸毒者甲用毒害性物质与贩毒者乙交换毒品。甲、乙的行为属于非法买卖危险物质,乙的行为另触犯贩卖毒品罪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甲,将枪赠与他人。甲的行为构成非法出借枪支罪
d.甲父去世前告诉甲“咱家院墙内埋着5支枪”,甲说“知道了”,但此后甲什么也没做。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58.
a.甲销售的假药无批准文号,但颇有疗效,销售金额达500万元,如按销售假药罪处理会导致处罚较轻,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b.甲明知病死猪肉有害,仍将大量收购的病死猪肉,冒充合格猪肉在市场上销售。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c.甲明知贮存的苹果上使用了禁用农药,仍将苹果批发给零售商。法院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
d.甲以为是劣药而销售,但实际上销售了假药,且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法院以销售劣药罪定罪处罚
59.
a.属于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
b.属于抢劫致人死亡
c.属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
d.成立非法拘禁,但不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
60.
a.某大学的学生进食堂吃饭时习惯于用手机、钱包等物占座后,再去购买饭菜。甲将学生乙用于占座的钱包拿走
b.乙进入面馆,将手机放在大厅6号桌的空位上,表示占座,然后到靠近窗户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座位。在7号桌吃面的甲将手机拿走
c.乙将手提箱忘在出租车的后备箱。后甲搭乘该出租车时,将自己的手提箱也放进后备箱,并在下车时将乙的手提箱一并拿走
d.乙全家外出打工,委托邻居甲照看房屋。有人来村里购树,甲将乙家山头上的树谎称为自家的树,卖给购树人,得款3万元
61.
a.甲、乙共同盗窃了丙的财物。为防止公安人员提取指纹,甲在丙报案前擦掉了两人留在现场的指纹
b.甲、乙是好友。乙的重大贪污罪行被丙发现。甲是丙的上司,为防止丙作证,将丙派往境外工作
c.甲得知乙放火致人死亡后未清理现场痕迹,便劝说乙回到现场毁灭证据
d.甲经过犯罪嫌疑人乙的同意,毁灭了对乙有利的无罪证据
62.
a.对挪用公款的行为,应按用途区分行为的性质与罪数;甲实施了两个挪用行为,对两个行为不能综合评价,甲的行为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b.甲虽只实施了一个挪用公款行为,但由于既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要求,也未达到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要求,故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c.国家工作人员购买股票属于非法活动,故应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1.2万元进行非法活动,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
d.可将赌博行为评价为营利活动,认定甲属于挪用公款1.2万元进行营利活动,故甲的行为成立挪用公款罪
63.
a.因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甲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
b.因甲居于领导地位,故甲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
c.因甲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
d.乙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64.
a.有关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款,构成各国宪法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
b.刑事诉讼法关于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与辩护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关于公民人身、住宅、财产不受非法逮捕、搜查、扣押以及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
c.刑事诉讼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d.宪法关于人权保障的条款,都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
65.
a.体现刑事诉讼基本规律,有着深厚的法律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b.既可由法律条文明确表述,也可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
c.既包括一般性原则,也包括独有原则
d.与规定具体制度、程序的规范不同,基本原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具有倡导性、指引性
66.
a.应当将赵某移送中级法院审理,其余被告人继续在县法院审理
b.团伙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应当一并移送中级法院审理
c.中级法院审查后认为赵某不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可不同意移送
d.中级法院同意移送的,应当书面通知其同级检察院
67.
a.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甲系林某辩护人妻子的弟弟,黄某的代理律师可申请其回避
b.一审书记员乙系林某的表弟而未回避,二审法院可以此为由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c.一审合议庭审判长丙系黄某的忠实读者,应当回避
d.丁系二审合议庭成员,如果林某对一审法院重新审判作出的裁判不服再次上诉至二审法院,丁应当自行回避
68.
a.会见刘某应当经公安机关许可
b.可申请将监视居住的地点变更为刘某的住处
c.可向刘某核实有关证据
d.会见刘某不受监听
69.
a.可指派专人对被害人甲的人身和住宅进行保护
b.证人乙可申请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
c.法院通知侦查人员丙出庭说明讯问的合法性,为防止黑社会组织报复,对其采取不向被告人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的措施
d.为保护警方卧底丁的人身安全,丁可不出庭作证,由审判人员在庭外核实丁的证言
70.
a.在拘留犯罪嫌疑人之前,一律不得对其进行讯问
b.在拘留犯罪嫌疑人之后,可在送看守所羁押前进行讯问
c.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送看守所之后,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
d.对于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指定的居所进行讯问
71.
a.被告人有参加庭前会议的权利
b.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人员可在庭前会议中进行调解
c.辩护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可在庭前会议中就是否排除作出决定
d.控辩双方可在庭前会议中就出庭作证的证人名单进行讨论
72.
a.如果任某担心影响不好不愿起诉,任某的父亲可代为起诉
b.法院通知任某参加诉讼并告知其不参加的法律后果,任某仍未到庭,视为放弃告诉,该案宣判后,任某不得再行自诉
c.方某的弟弟系该案关键目击证人,经法院通知其无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法院可强制其到庭
d.本案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73.
a.甲涉嫌持枪抢劫,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并由两名审判员和一名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b.乙涉嫌盗窃,未满16周岁,法院只有在征得乙的法定代理人和辩护人同意后,才能适用简易程序
c.丙涉嫌诈骗并对罪行供认不讳,但辩护人为其做无罪辩护,法院决定适用简易程序
d.丁涉嫌故意伤害,经审理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遂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74.
a.对宣告缓刑的罪犯,法院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b.法院应当向罪犯及原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群众宣布犯罪事实、期限及应遵守的规定
c.罪犯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的,由原审法院作出裁定
d.法院撤销缓刑的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75.
a.只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才能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提出申诉
b.原审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c.对于依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后可能改判无罪的案件,可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d.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一般应当指令原审法院以外的下级法院审理
76.
a.简化行政机关内部办理行政许可流程
b.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回和变更已生效的行政许可
c.对办理行政许可的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耐心的答复
d.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造成侵害的执法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77.
a.某环保局对当事人的处罚听证,由本案的调查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
b.某县政府自行决定征收基本农田35公顷
c.某公安局拟给予甲拘留10日的治安处罚,告知其可以申请听证
d.乙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清楚,某公安派出所当场对其作出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
78.
a.行政公开
b.比例原则
c.合理行政
d.诚实守信
79.
a.公安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传唤刘某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b.对刘某的处罚不应当适用听证程序
c.如刘某为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
d.刘某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3个月
80.
a.复议机关应当为该工商局的上一级工商局
b.申请复议期间为15日
c.如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决定,该企业向法院起诉,起诉期限为15日
d.对罚款决定,该企业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法院起诉
81.
a.行政机关只能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b.代履行的费用均应当由负有义务的当事人承担
c.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胁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d.代履行3日前应送达决定书
82.
a.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b.受理案件后发现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d.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
83.
a.王某应当提供其向该局提出过更正申请以及政府信息与其自身相关且记录不准确的事实根据
b.该局应当对拒绝的理由进行举证和说明
c.如涉案信息有误但该局无权更正的,法院即应判决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d.如涉案信息有误且该局有权更正的,法院即应判决在15日内更正
84.
a.本案的起诉期限为2年
b.本案的起诉期限从2009年4月20日起算
c.如诉讼中郭某解除对诉讼代理人的委托,在其书面报告法院后,法院应当通知其他当事人
d.第二审法院应对一审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
85.
a.调任
b.转任
c.挂职锻炼
d.接受培训
三、不定项选择题。
86.
a.抢劫致人死亡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杀害他人后立即劫取财物的情形
b.如认为抢劫致人死亡仅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则对事实一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如否认死者占有,则成立侵占罪),实行并罚
c.事实一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
d.事实一虽是为抢劫运钞车服务的,但依然成立独立的犯罪,应适用“抢劫致人死亡”的规定
87.
a.非法占有目的包括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
b.对抢劫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应与盗窃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作相同理解
c.郑某等人在利用面包车后毁坏面包车的行为,不影响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d.郑某等人事后毁坏面包车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88.
a.虽然当时附近没有行人,郑某等人的行为仍触犯爆炸罪
b.触犯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只有一个,属于想象竞合
c.爆炸行为亦可成为抢劫罪的手段行为
d.对事实三应适用“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规定
89.
a.甲是依法被关押的人员,其逃出戒毒所的行为构成脱逃罪
b.甲购买少量毒品是为了自吸,购买毒品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c.陈某出卖毒品给甲,虽未收款,仍属于贩卖毒品既遂
d.乙收留甲的行为构成窝藏罪
90.
a.甲翻墙入院从厨房取走毒品的行为,属于入户盗窃
b.甲进入陈某厨房的行为触犯非法侵入住宅罪
c.甲毒死陈某看门狗的行为是盗窃预备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
d.对甲盗窃50克冰毒的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根据盗窃情节轻重量刑
91.
a.甲让乙卖出冰毒应定性为甲事后处理所盗赃物,对此不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b.乙将40克冰毒掺杂、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c.甲、乙既成立诈骗罪的共犯,又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
d.乙在冰毒中掺杂使假,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92.
a.在辨认尸体时,只将李某尸体与另一尸体作为辨认对象
b.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赵某混杂在9名具有类似特征的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c.在对石某进行辨认时,9名被辨认人员中的4名民警因紧急任务离开,在2名侦查人员的主持下,将石某混杂在5名人员中,由王某、张某个别进行辨认
d.根据王某、张某的要求,辨认在不暴露他们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93.
a.如对尸体的辨认过程没有录像,则辨认结果不得作为定案证据
b.如侦查人员组织辨认时没有见证人在场,则辨认结果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c.如在辨认前没有详细向辨认人询问被辨认对象的具体特征,则辨认结果不得作为定案证据
d.如对赵某的辨认只有笔录,没有赵某的照片,无法获悉辨认真实情况的,也可补正或进行合理解释
94.
a.应当对黄某、吴某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和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
b.在讯问黄某、吴某和询问赵某时,应当分别通知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c.应当分别听取黄某、吴某的辩护人的意见
d.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应当听取赵某及其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95.
a.从宣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计算
b.不计入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
c.可根据黄某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
d.如黄某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已经过的考验期可折抵刑期
96.
a.在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必须达成刑事和解
b.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可要求他们向赵某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c.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检察院可将黄某移交有关机构监督考察
d.检察院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后,均应将相关材料装订成册,予以封存
97.
a.审议规章草案时须由起草单位作说明
b.地方政府规章须经政府全体会议决定
c.部门联合规章须由联合制定的部门首长共同署名公布,使用主办机关的命令序号
d.规章公布后须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有关报纸上刊登
98.
a.夏某为本案的第三人
b.某县社保局提供的证据均系书证
c.法院对夏某住院的病案是否为原件的审查,系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
d.如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确系夏某醉酒所致,法院应判决撤销某县社保局的认定
99.
a.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b.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是导致其效力终止的唯一原因
c.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源自行政组织法和授权法的规定
d.滥用职权是具体行政行为构成违法的独立理由
100.
a.县公安局为赔偿义务机关
b.赔偿义务机关拒绝赔偿,应当书面通知沈某
c.国家应当给予沈某赔偿
d.对拒绝赔偿,沈某可以向县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申请复议